【緋色分享】2018台北耳機祭 前傳-資訊月參訪oBravo(上)-創辦人對談紀錄
文章目錄
前言
時間來到了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同時也是一年一度,耳機界大拜拜-台北耳機祭的第二天。這次的耳機祭會場轉移陣地,離開三創移駕到了松山CityLink,除了場地更大,交通對大部分人來說應該也便利不少(尤其是自行開車、騎車前往的人,停車位應該好找許多)。
緋色當然也有前往參加大拜拜,但在前去松山之前,中午先受另一間台灣本土的廠商「oBravo」的邀請,跑了一趟世貿的資訊月展館。除了體驗產品外,也跟oBravo的創辦人-鄧克忠先生(以下簡稱David)進行了一些深入的對談,不只了解產品的設計理念,也獲得不少聽音上的參考資訊,實在獲益良多,以下就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對談的內容。
註1:原本對談內容主要是由David做說明,緋色我在一旁聽著,但是為了版面紀錄方便,這邊改採Q&A的方式記述。因為訊息量滿大的,假如有記錯而更正的地方會再另外告知。
下篇請點我喔:【緋色分享】2018台北耳機祭 前傳-資訊月參訪oBravo(下)-產品試聽心得
另外還有erib-6開箱喔:【緋色開箱】平面振膜開創新紀元-oBravo erib-6
與oBravo創辦人David相遇世貿
緋色:
請問oBravo目前的產品線是如何規劃的?產品等級之間的界定又是如何?
David:
oBravo目前主要有兩大核心技術,「氣動式高音」以及「平面振膜」,分別於德國以及美國取得發明專利。而這兩大技術,分別各只有兩種規格共四顆單體-8mm和40mm平面振膜以及8mm和50mm氣動單體,小顆的給耳道(eamt/erib),大顆的給耳罩(HAMT/HRIB)。
至於產品的高低定位,則是透過搭配不同尺寸的動圈,還有不同材質的腔體結構設計,如erib-6是採用一體式鋁合金腔體,erib-1c則是鋁合金腔體搭配強化陶瓷的導音管,以細部的調整來產生不同的聲音,提供給消費者做選擇。
緋色:
所以以erib(平板耳道)系列來說,下至6K有找的erib-8,上至1499英鎊的旗艦erib-1,用的都是同一顆8mm平板?
David:
沒錯,因為我認為即使是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也該有享受好聲音的權利,畢竟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嘛。
緋色:
以平面振膜跟氣動單體作為核心技術的理由?
註2:因篇幅問題,這邊不贅述平面振膜的發聲原理跟優點,可以參考北極熊大所寫的這篇文章【淺談耳機發展和驅動單體演化史,100 多年來的曲折轉變】
註3:氣動式單體是基於德國工程師Oscar Heil(海爾)所提出的理論研發的單體類型,故又稱海爾單體。
David:
平面振膜雖然單體輕,但是也有缺點,那就是「空氣阻力」。為了越高頻率,單體的鎮動速度會越快,所受的空氣阻力會越大,因而平面振膜的聲音表現是呈現拋物線的(低頻跟極高頻表現較差,中高頻表現最好);然而氣動式單體並不一樣,氣動式單體是以壓縮空氣來發聲的。
我們都知道,單體與空氣的截面積越大,通常表現會越好(也就是大單體的聲音表現普遍較佳),那將我們的氣動式平攤開來,面積基本上是同尺寸的動圈單體的六至八倍,是不是推動的空氣的量會高很多?其次,在平面振膜上,如何減緩空氣阻力對聲音的影響會是一大技術考驗,但是氣動式單體則相反,因為發聲原理不是為了「推動」而是「壓縮」,那是不是在高頻~極高頻的部分能夠產生最優秀的表現?這就是我們分別採用平面振膜、氣動式單體作為技術核心的原因。
緋色:
那在線材的選擇上,我觀察到所有的產品都是採用同樣一種編織披覆的線材,請問理由是?
David:
在中高階的產品,我們都設計成mmcx可換線的配置,讓消費者日後若想要自行更換升級線會比較方便,而對於那些不換線的消費者以及不可換線的型號,我就提供給他們一條本身就還不錯的線材,方便他們輕鬆地就能享受我們家的耳機。
至於採用披覆線材,是因為我自己很討厭塑膠橡膠材質,用久了之後老化會黏黏的那種感覺,非常討厭,所以才採用這種設計。
緋色:
可是這種線材的聽診器效應很重欸?
David:
我知道啊,尤其冬天穿長袖或外套,衣領或拉鍊直接碰到線材真的很明顯,但是沒辦法,這是必要之惡。不過也有簡單的解決方法啊,直接繞耳配戴就行了(笑),雖然有點俗但就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案。至於像Ra C-Cu這種設計,將線材左右互換,就能改成繞耳配戴了。(緋色補充:鐵三角的E40也能這樣玩)
小透露一下,我們正在開發一些類客製造型的耳道,雖然還不能公開,但是長期下來為人詬病的配戴會好很多(緋色透露:造型有點類似之前所寫的Trinity Master)。
但是因為我不太喜歡繞耳配戴,所以最旗艦的型號,還是會做成Ra C-Cu那樣,預設是直接配戴,但能讓消費者自行調整成繞耳配戴。
緋色:
至於產品中不採用平衡電樞(動鐵)單元的理由? 觀察了一下,你們家所有的產品除了氣動單體跟平面振膜外就只有常見的動圈了。
David:
我們先來看一下平衡電樞的發聲結構,是透過內部的電樞驅動振膜,而電樞跟振膜在單體內的配置結構又是如何?是平躺的!所以聲音從單體的出音管出來時,是聲音在單體內散射過很多次的結果,拿相位儀去測量的話,會發現出音管每個位置測量出來的相位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好比你做了一顆喇叭,結果單體全部是水平放置再接導管出來,這樣做的話肯定所有人都當你瘋了嘛。一顆單體所造成的混亂是一倍,那多單體的話不就會是數倍的混亂嗎?
再來,那些動鐵所發出來的「高音」是真正的高音嗎?去看那些單元的Spec sheet(如下圖的部分,這是一顆常見的高音單元),在4KHz左右達到約110dB,7KHz就迅速衰退到了85dB以下,每3dB的衰退是1倍,25dB的衰退就超過了8倍,這種程度的衰退人耳已經難以聽見該頻率以上的發聲,那麼那些廠商在耳機上標示的20KHz以上甚至40、50KHz究竟是怎麼得來的?可以看出來動鐵是無法完整表現出極高頻的表現的。
緋色:
原來如此…那麼最後想請教的是,關於腔體內,單體配置的位置,有什麼特殊的理由嗎?
David:
無論是現代的樂團演奏、還是交響的編制,可以知道越低頻的樂器擺放的位置通常會越後面,所以我們在腔體內,就將負責低音的動圈單體往後放,負責中高音的平板、氣動單體往前放;其次,我們是想要還原出正確的音場、定位,在做現場錄音的時候,收音麥克風擺放的位置會在哪裡?舞台上,指揮的位置那邊,所以我們家的耳機都是追求還原「近場聆聽」的效果,而非「遠場聆聽」(聽者在觀眾席聆聽)的效果。
喇叭能夠還原出遠場聆聽,是因為它可以透過擺位,來做到不同的音場跟聽音位置的變化,但是耳機並沒有辦法,所以近場聆聽對於耳機來說才是比較正確的音場呈現;近場聆聽不代表音場就不大,而是音場形狀與聲音的定位會是正確的。
緋色:
謝謝鄧先生的解說。
後記:
因為單純訪談的份量就已經算滿重的了(花的時間也很多),所以就獨立一篇出來寫,下一篇再來寫當天在會場內所聽到的產品的聽感,Peace!
假如喜歡緋色的文章,別忘了按讚粉專、追蹤噗浪、分享文章給同好,你們的支持是緋色繼續創作的動力。
緋色最近剛加入了新的LikeCoin支持功能,歡迎一起加入LikeCoin社群,看完文章後,順手按個讚,幫助緋色的文章能夠讓更多人看見。
相關教學請看:LikeCoin解說、註冊教學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