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色分享】什麼是MQA?MQA一定就是好?關於MQA你需要了解的所有事

前言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各位,如果是新讀者,初次見面,以前就有看過我的文章的,好久不見,我是緋色。

距離上次發文已經一年有餘,這一年多來,緋色除了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在離開短暫幫忙過的音悅後,另一方面也算是轉換跑道,從熟悉的耳機領域跨入家用音響界,加入映象音響學習。

這邊放一下去年開幕時,My-HiEnd 撰寫的新聞稿,裡面就有我站在後面的照片XD

映象音響台北三創園區門市正式開幕 – MY-HiEND

 

在這圈內打滾了一年,雖然不敢說自己真的對音響有多深切的了解,但至少是比去年剛入行時好得多,也才選擇在這時間,重新拾起鍵盤(?)打下這篇文章。

回來開坑第一篇文章就挑這種比較爭議的題材寫,除了做為復健、練練寫長文的手感,另外就是因為不管是之前在音悅、還是現在在映象,都會遇到很多客人來詢問「MQA是什麼?」、「你對 MQA 的看法有什麼看法?」,與其每次都花時間解釋,不如乾脆寫一篇文章專門來說明,之後遇到客人只要丟這篇給他們看就好,哈哈!

MQA 這玩意兒,只要是有稍微多接觸一點的玩家,不論是玩耳機還是玩音響的,肯定都有聽過這東西;但是緋色相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玩家對於 MQA 的了解僅止於它運作的方式,對於其背後的意義以及它真正帶來的影響並不甚了解。

雖然對於一般玩家來說,知道運作的方式就已經很夠了,但是如果你想懂得比別人多,或是你想知道「MQA 格式是不是真的比較好?」、「我真的需要用支援 MQA 解碼的機器嗎?」,那你看對文章了,因為這篇文章就是中文文章內,你能找到最全方位的解析(至少我看到的都是單純介紹運作方式而已)。

 

如果有中文文章寫得比我細的歡迎提供,做為讓我進步的參考,當然有錯的地方,也請指正。

好了,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 MQA

 

在介紹 MQA 之前,先簡單說明一下什麼是 Hi-Res 音樂:基本上就是泛指那些規格「比 CD 音質還高的」的音樂檔案。

一般我們 CD 裡面存放的都是 16bit/44.1kHz 的規格,這些都是廠商錄音、後製、壓製之後的成果,也就是我們所謂最基本的「無損音樂」;然而因為技術演進,現在許多錄音室錄製出來的數位母帶都是 24bit/48kHz 甚至 24bit/96kHz(或更高),壓製進 CD 就會經過一次 downsampling(降頻)。

 

以前是因為受制於 CD 700MB 的儲存容量上限,才會採用 16bit/44.1kHz 的規格來發行歌曲,但是現在各類型線上數位音樂的平台崛起,加上儲存檔案的媒介越來越便宜,隨便一張記憶卡就64GB,就可以儲存1800多首無壓縮、長度三分半的CD音質歌曲,在想說怎麼賺更多錢的廠商,就把想法動到了母帶上面。

「如果我音樂後製完不 downsampling 直接拿出來賣,不只音質更好(少了降頻的損失),是不是更有噱頭(母帶級音質),讓更多消費者願意買單?」

That’s it!這就是 Hi-Res 高解析音樂格式越來越普及的原因。

 

那 MQA 呢?就是一種反向操作:因為無壓縮的 Hi-Res 檔案太大了,儲存空間寶貴,我要想辦法把它壓縮!

看到這邊你一定會想:儲存空間寶貴?一張記憶卡那麼便宜,手機現在起跳都內建128GB的儲存空間,你在騙肖!No no no,這也是要從廠商的立場思考。

同樣是長度三分半的歌曲,在 CD 音質 16bit/44.1kHz 的情況下大概是 35.33MB,換成 Hi-Res 常見的24bit/96kHz 呢?則會變成 115.36MB,大約是 CD 音質的三倍多。以目前最夯的串流平台 Tidal 來說,上面約有 6000 萬首歌,存成 CD 音質跟存成 Hi-Res 所需要的儲存空間相差約 4500TB!這一來一往就是上百萬的儲存成本,更別提用作串流所需要的伺服器流量成本,以及許多國家的網路並沒有所謂的「吃到飽」概念(不只限流還限速),這時候 MQA 的優勢就出來了。

「用與 CD 同級的頻寬/檔案大小,封裝 Hi-Res 等級的高解析檔」-這就是 MQA 所謂的「MQA is not lossless, it’s better than lossless!」。

Credit: MQA (https://www.mqa.co.uk/newsroom/qa/is-mqa-lossless)

 

MQA 檔案是怎麼製作的?

 

簡單說是一個將歌曲壓縮的演算法,將取樣率超出 48kHz 的部分,用專利的演算法 (稱作 Music Origami)壓縮,以近似噪訊的方式整合進「人耳幾乎聽不到的頻段內」(請記住這句話)。

這邊我借用 MQA 創辦人 Bob Stuart 在部落格內用來說明的圖片直接呈現,想看深入的技術說明可以到他部落格內看原文。

Credit: Bob Stuart (https://bobtalks.co.uk/blog/mqaplayback/origami-and-the-last-mile/)

Credit: Bob Stuart (https://bobtalks.co.uk/blog/mqaplayback/origami-and-the-last-mile/)

Credit: Bob Stuart (https://bobtalks.co.uk/blog/mqaplayback/origami-and-the-last-mile/)

 

將壓縮的過程用具體點的例子說明,好比我們拿出一張 A4 的紙,假設這就是一份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樂檔案,將它上下對折一次,變成 A5 的大小,現在就是一份 24bit/96kHz 的檔案,接著上下再對折一次,就是 24bit/48kHz 的檔案了。

 

因為 MQA 製作時的特性,創作者可以在每個階段檢查編碼出來的效果是不是符合預期,因為「人耳幾乎聽不到」並不完全等於「聽不到」,對於成品吹毛求疵的創作者可能會認為不合期望而再次針對一次壓縮、二次壓縮過的 MQA 檔案進行修正-「You get exactly what was intended」。

不過這在目前只是一個理想,至於為什麼這邊先賣個關子,同樣也請記住這一段內容。

 

 

要怎麼解碼 MQA 檔案呢?

 

這部分,以解碼形式的不同分成三個等級:MQA Core / Renderer / Decoder。

MQA Core

這是一種成本最低、最基本的解碼方式,以軟體解碼將 MQA 檔案展開第一層。

16bit/48kHz > (MQA Core) > 24bit/96kHz

像是 Tidal 、Audirvana、Roon 等播放軟體都有內建 MQA Core,縱使消費者沒有購買任何 DAC 解碼裝置,都能透過軟體解碼的方式聆聽展開過一層的 MQA 音樂檔案。

MQA Renderer

這是一種較低成本、泛用的解碼方式,必須搭配 MQA Core 解過的第一層,方可以硬體解碼將 MQA 檔案展開至第二、第三層以上。

16bit/48kHz > (MQA Core) > 24bit/96kHz > (MQA Renderer) > 24bit/192kHz

一般來說,會用上這種 MQA 解碼方式的都是比較入門或是隨身取向的器材,例如 iFi Zen DAC 或是 Audioquest Dragonfly 系列。 好處嘛,就是入手門檻較低廉,壞處也很明顯,一來遇到單純的 MQA 檔案若不搭配 MQA Core 做第一層解碼就沒辦法做後續的展開,二來不支援純 MQA 串流(畢竟等同讀取純 MQA 檔案)。

MQA Decoder

這是成本最高、最完整的解碼方式,能夠將任何形式的 MQA 檔案完整展開。

16bit/48kHz > (MQA Decoder) > 24bit/192kHz

以現階段來說,家用的DAC/串流播放器,只要單價超過 15000 台幣的若是有支援 MQA 解碼大多屬於這個層級,對於 MQA 的支援最為完整,而且支援 MQA 串流。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能夠明白 MQA 的運作方式跟他們希望「讓消費者看到他們的目標」了。 但是,再來呢?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如果從錄音製作一路到發行、設備回放都是用 MQA 所制訂的規格來處理,那確實有可能獲得理想的效果「用最小的檔案大小獲得最高取樣率的音質」。

但是有這麼理想嗎? 首先從最源頭來看,製造錄音設備以及製作錄音軟體的廠商都需要「向 MQA 支付授權費用」,這樣軟硬體才能相容 MQA 編碼技術。

再來從錄音室以及歌曲創作者的角度來看,要錄製完美的 MQA 檔案,手頭上的軟硬體就要更換成相符合的設備,促進汰舊換新以及活絡產業經濟,真棒對吧?

繼續往下游看,串流平台以及線上販售音樂檔案的平台也需要「向 MQA 支付授權費用」與 MQA 合作,上架 MQA 格式的音樂,因為這屬於一種無 DRM 的版權保護,確保聽眾得到的是「創作者所希望呈現的內容」。

最後到了我們,也就是消費者這端,為了能夠聆聽 MQA 編碼過的檔案,為了「全解」,也就要花錢去選購已經替我們「向 MQA 支付授權費用」製造DAC/串流播放器的廠商所生產的機器,這樣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

 

其中只要一個環節沒有達到,YOU!MESSED!UP!

最常出問題的通常是在「製作端」以及「回放端」,也就是音樂錄製時,以及我們最後播放時。

 

還記得前面緋色在說明製作 MQA 檔案的時候,演算法所採用的原理嗎?

以近似噪訊的方式整合進「人耳幾乎聽不到的頻段內」

也就是說,在我們聽不到(或是說,人耳不敏感)的頻段,檔案已經被加了料,那這樣(相較於母帶)還叫無損嗎?別忘了,「MQA is not lossless」,MQA 可不是無損啊。

 

換句話說,我手頭上有支援 MQA 解碼的軟硬體,只要把它全展開來就好了吧?別忘了還有製作端唷。

隨手抓一首有 Tidal 上有標記 MQA 的歌曲,Michael Buble 的《Feeling Good》來看看,這首歌原始標記是 16bit/44.1kHz,在網路上也找不到相對的 Hi-Res 版本(畢竟2005年哪來的 Hi-Res),不過透過 Tidal 的 MQA Core 卻可以展開到 24bit/88.2 kHz,再丟給後面的 Renderer 或是 Decoder 設備,展開到 32bit/384kHz 都不是夢!

醒醒,這只是一種軟體的 resampling,由 Tidal 平台方自己將歌曲重新編碼成 MQA 格式,聽者後面不管是透過 core / renderer / decoder 去展開這個檔案,充其量都是一種 upsampling(升頻)罷了,一樣是有損。

 

就算歌曲原本發行商本身有提供 Hi-Res 的檔案,如果在編碼成 MQA 的時候不是由製作者/發行商自己處理的話(例如直接交給 Tidal 這類串流平台編碼),那還是會失真,因為自動處理的演算法不是完美的,MQA 聲明「You get exactly what was intended」的情況,是要在創作者針對每一次壓縮/展開後的結果微調才有可能實現的。

但是現階段,到底有多少創作者能夠把「保護費」交好交滿,從頭到尾做出理想的 MQA 音樂檔案?或許只有那些大型唱片公司才做得到吧(這句話純屬猜測)。

 

這也是為什麼緋色會說 MQA 是種理想,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關於 MQA 常見的 Q&A

MQA 是無損嗎?

不是,他是一種加料後打包成無損的壓縮格式。

 

沒展開的 MQA 檔案可以視作等同 CD 音質嗎?

在最最最理想的狀態下,可以,但是絕大多數我們會接觸到的 MQA 檔案在編碼後沒經過額外處理修飾(尤其目前在 Tidal 上的那些),所以不行。

 

我在挑新的 DAC/串流機,有沒有支援 MQA 解碼重要嗎?

如果你問對我來說重不重要,我會回答不重要。這取決於你看完這篇文章後,覺得「能不能展開 MQA」這件事比較重要,還是回歸音響/耳機設備的出發點:耳朵收貨,呈現出來的聲音好不好聽更重要。

是否支援 MQA 對我來說是加分項,而不是首要考慮項目,一台機器就算有支援 MQA ,但如果聲音出來不合自己的需求,那都是白搭。

 

我還是覺得有沒有支援 MQA 滿重要的,介紹一些機器來吧!

有通過 MQA 認證的機器都列在 MQA 自家官網上面了,先按自己的需求看看吧。

Playback Devices | Unlock Studio-Quality Sound of MQA | MQA

謎:不覺得這弄得很像一種廣告嗎?你付授權金,我給你版面宣傳產品。

 

緋色都講 MQA 壞話,是不是因為你喜歡的牌子沒支援 MQA,現在賣的產品也都沒有支援 MQA,沒業績才在這邊當黑粉?

這句話大概對一半,Cambridge Audio / TEAC / Esoteric / Audioquest 這些都是我目前有賣的品牌,支援 MQA 的品牌裡面, dCS / Aurender 我也都挺喜歡的。

不過疫情影響沒什麼業績是真的,最喜歡的 Linn 跟 Playback Designs 也沒支援 MQA 也是真的…反正我都買不起啦,沒必要煩惱這個 😛

BTW,Linn 是最早提倡「數位流」的音響廠商,其自家同時擁有完整的唱片發行鍊(包含錄製、後製、發行、販售),早前就針對 MQA 提出過看法了,這邊附上連結供參考。

MQA is Bad For Music. Here’s Why. | Linn International

另外,我其實是看好 MQA 這個技術的,只不過不是現在這個型態,而是當 MQA 成為公共財的時候。

 

我覺得緋色說的有那麼一點道理,但是如果我的設備沒支援 MQA 解碼,遇到 MQA 檔案怎麼辦?

MQA 是一種編碼技術,實際封裝還是一般的無損格式(副檔名可以是 WAV/AIFF/FLAC/ALAC等),只要你的設備支援該副檔名的解碼,那就可以解最基本、沒展開的那一層了。

 

為什麼我看到的 MQA 檔案副檔名大部分都是 FLAC?

因為 MQA 誕生就是為了壓縮檔案大小,WAV/AIFF 是無壓縮的格式,自然與 MQA 的理念相違背(前面大費周章用 MQA 壓縮了檔案大小,最後封裝用無壓縮?不合邏輯啊);ALAC 則是蘋果主導的壓縮格式,泛用程度不及 FLAC,自然我們看到的 MQA 檔案都是 FLAC 為主了。

 

有沒有更多有料的資料,我還想看更多!

這部影片出來的時候算是引起滿大的震盪的,可以參考看看,如果對英聽沒自信,影片自動產生的英文字幕也還算挺準的,對照字幕看應該沒問題。

I published music on Tidal to test MQA – MQA Review – YouTube

 

這一串看下來,感覺問題不是 MQA,而是出在 Tidal 啊?!

這也是一種可能,但是顯然 MQA 官方也沒有打算改善這個狀況或是試圖澄清誤會盲點,那緋色會選擇當成 MQA 官方把自身利益擺在順位,而不是為了整個音樂產業著想,不過,商人嘛,利益優先很正常。

 

除了 Tidal 之類的串流平台以外,購買 MQA 音樂檔案的管道?

2L Music Storeハイレゾ音源配信サイト【e-onkyo music】

 

有沒有能夠替代 Tidal 的無損音樂串流平台?

聽古典樂居多的話,可以看 Qobuz;聽流行樂居多的,現在 Apple Music 也後來跟上了。華語流行樂為主也能試 KKBOX。

 

整篇就這樣子而已?

一時之間還沒想到更多要說的內容(這篇就是一個晚上熬夜噴出來的),如果有希望我解釋或是想了解看法的,歡迎提出。

最好是讓我能夠補充到以後有客人問任何問題,我都能直接掏這篇出來給他看就好。(篇幅夠長可能再開第二篇?)

 

 

 

文章的最後篇幅讓緋色自己打個小廣告吧

緋色目前在映象音響擔任業務,固定駐點在三創的五樓,主要銷售的品牌有 B&W、Sonus faber、Marantz、Mcintosh、Denon、Devialet 等,無論是書架喇叭的小型兩聲道音響系統,還是配合裝潢規劃案的多聲道家庭劇院系統,緋色都能提供建議並協助估價,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都可以找我聊聊。

雖然主要服務範圍以北部為主,不過如有特殊需求,中南部也可以幫忙處理或是轉介給其他地區的同事。

因為現在滿多垃圾訊息,粉專比較少看了,需要私下聊聊的歡迎加我的業務用 line 帳號。 當然,耳機相關的問題,有需要一樣可以問就是了~

 

就是這樣,希望這次之後文章能夠恢復穩定一點的更新。

You may also like...

說說你的看法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